首页>基层人大
巴林右旗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让民主的种子在基层落地生根
来源:赤峰人大 发布时间: 2024-08-27 11:23 浏览: 318

    近年来,在市、旗、街道三级人大的共同推动下,巴林右旗达尔罕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从“开门立法”的工作试点,逐步蜕变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,为全市立法工作提供了典型性、有价值的基层“声音”,推动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群众心中落地生根。

建设阵地,畅通基层立法“直通车”

  为了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基层属性、群众属性,达尔罕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绘制了基层立法联系点组织架构图,并构建“1+X+N”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网络体系。“1”是设立一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领导小组,统筹联系点相关工作;“X”是参与立法的联络员,主要包括市旗两级人大代表、法律咨询专家以及基层群众等队伍;“N”是街道下辖的各个网格,通过搭建金字塔式立法意见建议征询网络,基层立法联系点不断将触手深入基层,汲取群众智慧,让“全过程人民民主”在基层落地生根。

  立法联系点职能有效延伸、立法联络员积极组织、基层群众广泛参与的运行体系的建立,让基层立法联系点在民主立法、民意上达、法治建设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。例如在赤峰市野外防火条例征求意见过程中,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了全面深入的征询和普法活动——在辖区内7个社区、2个嘎查的人大代表之家、人大代表联络站、便民服务站、草原书屋等地,给老百姓解读草案条文,分析身边的案例,普及日常野外用火常识,收集意见建议,以丰富多样的活动,提高群众参与立法的积极性,让群众真正参与到立法中来。

丰富渠道,架起民情民意“连心桥”

  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公众参与立法工作机制,达尔罕基层立法联系点在依托各社区、嘎查村人大代表之家、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基础上,吸收一批乡贤、退休老教师、老党员等高素质人才,组建成立一支立法联络员队伍,广泛组织和发动群众,采取“普遍征求”“重点对象征求”相结合的方式,推动征集意见从“大水漫灌”向“精准滴灌”转变,既保障基层群众直接参与立法活动,又积极发挥相关联系点的基层优势,让每一部法律法规草案都能得到充分的讨论,近两年有19条意见建议被吸纳到7部法律法规中。

  同时充分利用巴林右旗人大常委会“人大代表活动月”活动,将立法征询工作融入其中。每逢人大代表“选民接待日”,各基层立法联络员组织群众与人大代表围坐一处,开展立法征询、法治宣讲等,收集群众的立法需求以及对法律草案的修改建议。2023年以来,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80余条,其中立法意见建议13条,让群众在“家门口”就能反映急难愁盼问题,使立法“金点子”转化为基层治理“金钥匙”。

拓展功能,打造法治建设“金名片”

  达尔罕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先后组织人大代表与市、旗人大联动开展内蒙古“两件大事”六个条例、安全生产“一法一条例”等多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、专题调研等活动,以监督执法促进法律法规的全面有效实施,为推进“法治右旗”建设贡献力量。

  充分发挥立法联络员作用,立足岗位带领协会成员开展“法润乡村”等助企惠民活动,向群众提供矛盾化解、法律咨询等“法治问诊”服务,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和民主协商能力,有力推动了矛盾化解、物业管理等工作的开展,为基层治理能力稳步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
  联合司法所、派出所、平安办开展法治“进企业、进社区、进校园”系列法治宣传活动。在法治广场,“法律讲堂”“宪法宣传周”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,人大代表、专家律师“沉浸式”解读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《消费者保护条例》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》,为群众答疑释法;邀请法律专家对辖区儿童开展成长自护的法律讲座,安全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;开展“宪法宣传进校园”活动,用普法教育讲座等形式为青少年种下“法治”思维的种子。

  在基层参与立法实践中,达尔罕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正逐步从“立法中”逐步向“立法前”“立法后”两端延伸,向监督执法、促进守法、宣传普法拓展,成为人民群众全过程参与法治右旗建设的“实践场”、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“动力源”。